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(二)
来源: 湖南农业网络版
二、性诱剂使用技术
1.主要作用 昆虫性诱剂是一种仿生学的高科技产品,是用人工合成的具有性引诱作用的昆虫性信息素或类似的化学物质,简称为性诱剂。由于各种昆虫性诱剂的成分与结构不同,其性质与作用也不同,仅对同种昆虫产生引诱作用,而对其他昆虫无影响。因此,昆虫性诱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。目前,昆虫性诱剂都是利用合成的雌成虫性引诱成分来引诱雄成虫,从而杀死雄成虫,达到控害的目的。应用比较广泛的性诱剂有二化螟、斜纹夜蛾、小菜蛾、豆野螟、甜菜夜蛾、瓜绢螟、桃小实心虫、桃潜叶蛾和柑桔潜叶蛾等,在湖南省应用量最大的是二化螟性诱剂,每年的使用面积都在1.3万公顷左右。
2.技术要点 性诱剂诱杀具有高效性、专一性、安全性高、持效性强等显著特点。一种成熟的性诱剂由诱集能力强的诱芯和诱捕器组成。诱芯种类很多,从所用材质可分为橡皮头和纤维管,从作用对象可分为某某害虫性诱剂。诱捕器种类也非常多,从诱捕特点来分有水盆诱捕器、粘胶型诱捕器和网笼型诱捕器等;从形状来分有船式诱捕器、漏斗形诱捕器、三角形诱捕器和圆柱式诱捕器等。不管用哪种诱芯或者诱捕器,在田间应用时,一定要注意几点:一是同一个诱捕器里不能同时放几种诱芯,只能放1种诱芯。二是诱捕器放置高度要科学。根据昆虫的飞翔习性定放置高度,一般而言以距作物顶端0.1米~0.3米最适宜,但在果园中应用以放置树冠最茂盛的地方所处位置为适宜。三是诱捕器的放置密度要科学。放置密度与诱芯的诱集能力密切相关,诱芯诱集能力强则少放一些,诱芯诱集能力弱则多放一些。但是对于迷向性诱芯来讲,则放置密度应高几倍至十几倍。
3.适用范围 适用于蔬菜、水稻、柑桔和茶叶等作物上的重大害虫。根据目前情况,应用比较成熟的性诱剂主要有2种,斜纹夜蛾性诱剂和二化螟性诱剂,在害虫中等偏重发生情况下,科学放置这2种性诱剂可以完全替代化学药剂治虫。
4.注意事项 ①性诱剂要大面积成片使用,使用面积不小于3.3公顷,应用面积越大效果越好。②性诱剂放置时间要准确。在害虫始蛾期开始放置,蛾末期收回。每个诱芯一般可以管一代害虫,有效期约为20天~35天。第2代应用时要换诱芯。③性诱剂使用是杀死成虫数量来减轻危害,但当田(园)间害虫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,需用化学药剂防治。④性诱剂田间管理措施要到位,不要随便丢弃使用过的诱芯,防止二次污染。(待续)
|